遏制“裸官”外逃还须用好护照这一“法宝”
今年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增加了“加大对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的追捕追赃力度”表述。分析人士认为,对于“裸官”外逃,既要“抓得回来”,更要“堵得住”。堵住“裸官”外逃之路,护照是重中之重。(3月13日,中国新闻网)
众所周知,当前,中央日渐加大对腐败的打击力度,中央屡次提倡“老虎”、“苍蝇”一起打,也让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于腐败问题惩治的决心。这既是正风肃纪之纲领,又是正风肃纪之“高压线”。
无疑,众多贪官出逃被抓的案例一次又一次地验证了“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道理。因为,即便你出逃的再久,出逃的再远,只要你敢腐败,必定受到严惩。
然而,根据近年来“裸官”外逃的案例分析,能够得出一条清晰的路径:转移资产——家属先行——准备护照——猛捞一笔——辞职/不辞而别——藏匿寓所——获得身份。
人们不禁要问,众多外逃的贪官究竟是怎样“顺利”出逃到国外的呢?其实,很多人使用的都是假身份证来办理护照,因为假身份证不在审批、报备之列,单位当然无法监控,这也就给了这些外逃贪官一定的制度漏洞。
不得不说的是,在外逃贪官利用假护照外逃的路径中,违法办理的“人情证”、“关系证”频频出现,暴露了在严格控制的证件上存在的腐败以及背后的权权、权钱交易,须大力整治打击。
早前,中央更是公布了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不得列为领导干部的考察对象。不得不说,这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无疑,这也给了那些企图“东窗事发”后“逃之夭夭”的人们以警示。
不过,面对官员出逃的行为,不仅广大人民群众要问,就连笔者也禁不住想问,难道官员出逃前就没有一点“动静”么?就没有监管部门能够有所警觉么?由此可见,干部的选拔任用监管体制却是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漏洞才给了官员出逃的机会。
总之,官员涉事出逃是可怕的,因为他们涉及众多的经济问题,他们的出逃会给国家带来不可磨灭的损失。也许,只有走进监狱,才能让这些贪官真正感受到失去自由的可怕,失去家庭的痛苦,只是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卖。
在此,笔者也想再次提醒那些行走在道德与法律边缘的人们: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不要带着侥幸的心理,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因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腐败堕落,势必都必将受到严惩。同时,笔者认为要想打击“裸官”外逃,不仅要更加完善领导的监督约束机制,更需完善的是护照这一至关重要的“法宝“。(刘洛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