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高尚之人,为清廉之官
一个领导干部的作为,取决于本人的修为。有了外在的“他律”,还得有内心的自律,才能形成真正的纪律。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如果说,八项规定是对领导干部的刚性约束,这“三严三实”则揭示了问题的内核:领导干部要加强修为来提升作为。首先要勤于修身,懂得如何律己与用权,实实在在的做人谋事创业。(《人民日报》3月17日)
做人与做官谁为先?自然是先做人。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做官只是一阵子的事。做人是做官的前提,有什么样的人格,就会做什么样的官。对于如何做人,毛泽东同志讲得好,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领导干部只有做这样的人,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钦佩和信赖,对他人才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干好工作。
《礼记·大学》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在首位。为官者如何修身?自古有论。有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 孔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等。而在当代,从焦裕禄到孔繁森,再到今天的郑培民、杨善洲,“最美村支书”张勇等,都为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
高尚的人格可以弥补才能的不足,但再大的才能也填补不了人格的缺陷。作为党员干部,修身之道,就必须要做到为人正直,公道正派,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对党对人民忠诚。日积月累,人格魅力就会得到提高,就能做到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诱惑,练就淡泊名利的心胸和高风亮节的气度。反之,自私自利、欲壑难填、执迷金钱、攫取虚名、以权谋私,如成克杰、胡长清、程维高之流,最终只能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甚至会成为“祸国殃民”的千古罪人。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一个共产党人,一名领导干部,只有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公道正派地为官做人,上不愧党,下不愧民,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和支持。我们这个国家的未来,更会因此而精彩。
作者: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