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听得懂的“政府信息公开”更显“亲民风”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要求,所有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详细公开,细化说明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公务用车购置数及保有量、国内公务接待的有关情况,以及“三公”经费增减变化原因等信息,并强调政府信息公开要让群众听得懂。(6月13日凤凰网)
其实,早在2008年,中央就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要求在行政审批、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等九个重点领域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曾强调,在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上,各地各部门要采取配套措施,加强相关制度和平台建设,使政府经济社会政策透明、权力运行透明,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能监督。不难看出,中央在政府信息公开改革方面的确用足了心思,做足了功课,下足了功夫。
然而,改革是个需要在摸索中进步,在进步中再摸索的漫长过程,不能一触而就。随着近几年的努力,政府信息公开改革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伴随着让群众头疼的因素,那就是政府在信息公开时,没有充分站在群众的角度审视问题,总有些公开的信息晦涩难懂,让群众眼前一团“白雾”,脑中一片“浆糊”,心中大打“问号”。这无疑阻碍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阻碍了党与人民群众的交流互动,损害了党与人民的鱼水关系。于党于民极其不益。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央明确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多措并举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树立干部亲民爱民形象,密切干群鱼水关系。时值当下,河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就“三公”经费公开问题做了细化指示,并强调政府公开的信息要“让群众听得懂、信得过”。这无疑填补了政府信息公开让群众看不透的漏洞。不得不让笔者感叹,让群众听得懂的“政府信息公开”更显干部“亲民风”!
不过,政策出台得再好,还需要下级贯彻落实才行。因此,河南省政府还需建立相关监督机制,督促下级机关对照《意见》各项细则认真贯彻落实,从而让各级机关真正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公开政府信息,让这股干部“亲民风”吹散干部作风“雾霭”,吹进群众心窝,吹遍神州大地。
笔名:胡清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