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一娴:为困难群众密织一张临时救助“安全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决定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众兜底线救急难。会议认为,织密织好社会保障安全网,帮助群众应对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事关公平正义,是政府以人为本、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职责。(人民网9月18日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极大改善,但贫富差距也在随之加剧。在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困难群体,他们生活在城市、农村的最底层,因为缺少经济来源,常常遭遇生活困难,举步维艰。这种情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势必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关心和扶助弱势群体,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那么,如何才能让所有困难群体都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重视和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使他们早日摆脱贫困,是是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措施,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追切需要。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社会救助方面已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多数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但也存在保障不完善、落实不力等问题。还有部分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存在问题,尤其是一些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生活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需要切实加以解决。
因此,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有针对性地破解难题,为社会救助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社会救助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必须不断提高救助水平,除了对困难群体的常规救助之外,还必须对突发临时生活困难的群众实行临时救助,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所谓临时救助,是指对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由政府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生活救助的制度。
临时救助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社会临时救助制度,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一项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只有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保基本、可持续的社会临时救助制度,才能密织一张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为困难群众撑起擎天巨伞,使困难群体能有尊严地获得社会救助,这样才更彰显社会文明。(文/顾一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