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煤碌脛脦禄脰脙拢潞脢脳脪鲁 > 新闻频道 > 评论 >

顾一娴:生态文明建设须要始终坚守“三线”

脢卤录盲拢潞2014-09-24 15:04:00 脌麓脭麓拢潞

  第五届中国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暨博览会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举行,四川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炜代表绵阳在会上作《绵阳市震后生态恢复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主题交流发言,其总结的成功经验与先进做法受到与会各方充分肯定。李炜在发言中说,回顾绵阳震后生态重建历程,有三点经验与启示值得总结:一是守住政策法规“红线”,二是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底线”,三是走好全民参与“路线”。(四川日报网9月24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唯GDP论”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一方治理多方破坏,治理的速度远不及破坏的速度,从总体上看破环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还在加深,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更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相提并论,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水平”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首次单篇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由此,我们看到了党和政府治理环境问题、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决心,也为我们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所谓生态文明,首先应该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即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和谐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文明成果的总和,充分体现了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其次,生态文明亦是一种发展理念,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的重要的一步,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或者说是发展不当带来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速度、轻质量,重规模、轻结构,重眼前、轻长远,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等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守“三线”,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意义,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精心部署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首先,必须坚守政策法规“红线”,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意义。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有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通过建立和完善从源头上解决生态问题的法律制度,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提高环保违法成本;要建立刚性的评价机制和硬约束,即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并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绩效考核。

  其次,必须坚守绿色发展“底线”, 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地位。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生态为基础,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生态宜居、富民强市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城乡,建设绿色新区,保护绿色生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构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协调的综合发展框架。

  最后,必须坚守全民参与“路线”, 精心部署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全民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需要凝聚全社会的所有力量。全体国民团结奋斗,每个人积极参与,人人担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从我做起,珍惜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目标才能真正变为现实。只有动员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和热心人,积极投身到生态保护的队伍中来,才能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文/顾一娴)

鹿脴录眉麓脢拢潞 三线 文明建设 生态
路脰脧铆碌陆拢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