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一娴:党员干部当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表率
9月24日,孔子2565年诞辰前夕,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出席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讲话。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
儒家文化是一门支撑民族精神、设计生存模式、塑造人的价值观念、构建社会伦理道德的学问。而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则是以道德修养、慎独、自律为重要内容的一种文化资源,也是培养品质操守的道德圣经、践仁成圣的道德实践,为我们党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大思想、大智慧。它不仅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而且对每个党员干部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伦理观念、工作才能都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因而,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应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儒家精神特质,追求高尚的品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争当体现国家道德和精神价值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表率。
作为执政者,党员干部要带领人民群众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成民族复兴的大任,必须要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陶冶良好情操,以身作则,为人表率。现如今正处在市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期,物欲横流,名利勃兴,之所以腐败事件频出,归根结底是由于干部思想道德的腐化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扭曲。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传统文化学习及应用,从中汲取营养,加强自我修养,重修传统道德观,树立仁者爱人、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始终保持挺拔的风骨,用传统文化中“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境界来对待名利、淡薄名利,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以身作则,以德服人。此外,从文化发展的层面看,党员干部带头学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继而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道路上展现出更大的魅力,激发出更大的潜能。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赖以生存的沃土,更是让我们党凝心聚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内容相通、风格相近的思想元素。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这些都生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我们党员干部端正价值取向提供了有益参照和内在动力,我们必须要充分继承、悉心汲取和大力弘扬,让中华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重要力量,更是我们党用好权、执好政的精神脊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关于治国理政的观点和方略,它们是前人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对于我们党而言是一块“执政富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思想精华,善于从古人治国理政的成败得失中把握规律,通过学习和借鉴来开阔胸襟、改进方法、增加智慧、获取正能量,提高思维层次和领导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工作方法,从而更好地担负起职责使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文/顾一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