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第一书记”来不得半点形式主义
山西省委日前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决定选派9395名同志到村任“第一书记”。(8月9日人民网)
现阶段还有一些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党组织班子配备不齐、书记长期缺职、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有的党组织书记不胜任现职、工作不在状态、严重影响班子整体战斗力。按照中组部要求,选派“第一书记”的重点范围是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其主要职责任务是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任期为1至3年。
过去一些地方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中,一是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不结合机关和基层工作实际,一味追求轰动效应,片面强调机关干部“老老少少”全选派、“村村寨寨”全覆盖;二是重选派轻管理。缺乏“动真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出现“派出单位不闻不问、基层单位懒得过问”的现象;三是重任务安排轻关心关爱。对选派干部提要求、交任务多,缺乏具体的帮助指导和关心关爱,“第一书记”在基层有心做事但无力做事,让“第一书记”选派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成为“摆设”,导致第一书记有人派无人管,“文件里见得到名字、村子里见不到影子”。
根据以往一些地方的实践,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第一书记“下不去、待不住、干不好”的现象。有的把到村任职当“镀金”,身到心未到,不想担责;有的把驻村帮扶理解为给钱给物,抓不住重点,不会担责;有的重项目资金、轻基层党建,重“输血”轻“造血”,不善担责;有的面对基层复杂情况,畏难回避,不敢担责等等。
村级党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党的执政基础,而选派的“第一书记”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工作便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第一责任就是筑强战斗堡垒。如果“第一书记”选派也被形式主义所“害”,只图完成“任务”,只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不能充当党联系群众的“桥梁”、村干部的“主心骨”、引领致富的“定心盘”,那么村党组织的软弱涣散有可能“雪上加霜”,精准扶贫就成了“纸上谈兵”。
选派“第一书记”来不得半点形式主义,必须把那些有“第一”担当,配得上“第一”称号的人选派下去,真正形成选派一人、致富一村、带动一片、造福一方的良好局面。要提前对“第一书记”定职责、定目标、定制度,并定期组织专题培训,使“第一书记”说话不外行、办事有章法、指导有底气。要在建章立制、监管力度上下功夫,围绕“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的目标,把“下得去”作为“第一书记”的第一职责,让“第一书记”从文件上走下来,真正进村入户,成为基层和群众的“贴心人”。
要让“第一书记”干得好,既要靠其自身努力,也要靠组织的后续保障。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生活补助和生活待遇标准,对工作实绩突出的,优先提拔重用。推行履职承诺制,与“第一书记”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对履诺情况实行张榜公示、跟踪管理。同时,还要建立基层党组织年度分类定级制度和群众对“第一书记”工作年度满意度测评制度,将基层党组织晋级降位情况和群众满意度纳入对“第一书记”的年度考评,做到考得实、考得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