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规则”缺失“潜规则”就会大行其道
“让那些看起来无影无踪的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再赴兰考,参加并指导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所说出的一番话,直指时弊,可谓振聋发聩、提神醒脑。
红包“潜规则”在官场的盛行,已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但一些人却错误地把收送“红包礼金”当作“礼尚往来”,认为是有来有往,心安理得。还有的人存在“弥补心理”,认为为别人出力办事,收点礼作为酬劳很正常。
同样,现实生活中,那些“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干部提拔潜规则,那些“权力+钱=条子”的入学潜规则,那些按一定比率给回扣的上项目潜规则,那些对群众吃拿卡要的办事潜规则,那些“跑部钱进”的审批潜规则等等,除了肥了个人之外,可谓误国害民不浅。
在中国做官的最大特色是跟对上司,那是因为官吏的考核与任免,主要不在于他们有多少政绩,而在于他们与上司关系的密切程度,搞掂了上司,就等于戴稳了乌纱帽。所以,要把“报喜不报忧”、“欺上压下”作为做官的铁律牢牢记住,做到与上级交往突出一个“谄”字,与下级交往突出一个“渎”字。
潜规则大行其道,说明了“明规则”的缺失或疲软,说明我们的法律、规章、制度的约束力出了问题,说明违法违纪的风险太低,不足以产生应有的警示效果。因而,根除潜规则刻不容缓。在我看来,只要完善了“明规则”,并能一丝不苟地执行起来,那些潜规则自然就没有了市场。
潜规则盛行,是社会的病态。只有关上潜规则的大门,明规则就会起效用。潜规则形成的巨大源头,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铲除潜规则的钥匙,也攥在领导干部手里。(文/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