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名通报形成强大震慑
省纪委监察厅召开中央第九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会,对整改落实工作再部署再推进。会议要求,要严肃查处顶风违纪行为,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对典型案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成强大震慑,切实回应社会关切。对典型案件的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让人拍手称快,只有彻底脱去违法违纪人员的“隐身衣”,直戳痛处,才能达到整改目的。
对典型案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反映出我党坚决反腐的决心和勇气。河北秦皇岛一副处级干部张马超群家中被搜出上亿元现金,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一个叫庙圪堵的村庄村委会干部集体串通与镇领导上下勾结侵吞征地补偿款达432万,深圳海关现集体惊人腐败窝案每人每月受贿至少几万元…正是诸如此类的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让我们正视到这些上至国家机关干部小到村官、大到集体小到个人的惊人腐败案件,让我们进一步看清严峻、复杂的反腐形势;而这种“原汁原味”的详实公开,反映出我们党直面问题、毫不避讳的勇气和魄力,也向人民群众传递出对于腐败问题“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切实回应了社会关切。
而在以往各种违纪违法通报中,总会有遮遮掩掩,通报的信息也过于简单,难以使那些违纪干部有痛感,有“走形式”的嫌疑,难以达到整改目的。“点名不点名,效果大不一样,点名道姓才更有力度。”今年6月初国资委巡视组发布对中国南车、中国化工等6家央企的反馈意见,对于通报了面上的共性问题而没有点明披露,被国家行政学院专家指出震慑性有限,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个别央企的侥幸心理,存在“走过场”的嫌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完成四轮巡视,每一轮都更加深入,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巡视语言也更加一针见血,对腐败问题的表述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连“样板话”也深藏着巡视“利剑”的锋芒,对遏制腐败蔓延势头起到了重要作用。
点名通报不是目的,但唯有持之以尖锐犀利的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彻底退去遮遮掩掩的隐身衣,一针见血,才能进一步扬清激浊,荡去滓秽,形成强大震慑力,收到了正风肃纪的良好效果。(文/旸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