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打好扶贫攻坚战
当下的中国,正在进行一项举世罕见的脱贫计划:未来5年内,使7000万人脱离绝对贫困。据统计,至2014年底,全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12.8万个贫困村、7017万贫困人口,重点分布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其中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有西藏、甘肃、新疆、贵州和云南,贫困人口数量超过500万的有贵州、云南、河南、广西、湖南和四川。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这7000万贫困人口必须全部如期脱贫,一个不能剩。(人民网,12月1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近1亿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值得关注。近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显着进展,同时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扶贫中的低质、低效现象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测估算;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等社会不公现象层出不穷,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思维与精神,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实施精准扶贫,就要整合资源,精确了解扶贫对象的需求,创新扶贫开发方式的新思维、新思路。
精准扶贫,首先要在扶贫机制创新上谋改革、求突破。专项扶贫要瞄准贫困居民,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建立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扶贫对象动态管理,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其次,要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一个主要方向。脱贫的关键是增收,产业扶贫要找准当地农业优势资源,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形成扶贫工作新态势。第三,要加强对贫困县开展扶贫工作情况的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新一轮扶贫开发要从粗放型扶贫走向精细化扶贫,需要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既要全面提高精准扶贫的质量和效益;也要以科学、规范的方法真扶贫,扶真贫,只有这样,才能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实现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的目标。
(文/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