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免职“马拉松”不仅仅是走完程序的问题
邵阳市质监局和湖南省质监局在落实纪委一免职建议时,经过160余天层层“报批”后,才走完“免职”程序。在纪委建议免职期间,该局长还被要求以领导身份,继续主持县质监局工作。而这起免职事件,也被网友称为罕见的官员免职“马拉松”。(《新浪网》)
从递交举报信、实名举报到批示处理、督促落实,再到最后作出免职批复、正式宣布,免职问题为何一拖再拖、悬而难决?民众不得不质疑,免去一个县的质监局长,究竟有多难,需要多长时间?
官员免职一事拖延长达近半年之久这已引起民众的无限猜疑,这是一“奇”。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官员被举报、被纪委查出问题后,还被要求继续以局长身份主持全局工作,这又是一“奇”。
这场被网友戏称为官员免职“马拉松”事件的背后,究竟是因为免职程序的复杂、取证过程的困难,还是质监局长个人能力超群、局长一职非他不能胜任,又或者是还有什么别的隐情?
据了解,此次官员免职事件前前后后经历了调查核实、批示建议、督促落实、研究措施、做出免职批复五个阶段。为此,相关人员做出解释,“因为去年质监部门进行体制调整、人事编制被冻结了,所以,对许又展的免职拖了一段时间”。
在我国,官员问责,有一定的程序。“对在干部监督工作中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后,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以“体制调整、人事编制被冻结”为托辞,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考虑到隆回县局工作运转及班子特殊情况,暂定由许又展主持工作”。让存在作风问题的局长“带病”守岗,相关部门这样的做法是难以服众的。此次官员免职事件无论是因为个人恩怨,还是官员本身的问题,以工作需要为借口,不是免职决定一拖再拖的症结所在。
官员免职“马拉松”的背后,凸显的是少数地方官员问责程序的随意性,是官员问责制度的“拖延病症”。相关部门当规范程序、健全制度,促使官员问责制度日益规范化、制度化。(文/旭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