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制度监管
地方车改正在有序推进。尽管车改在地市一级尚未开始普遍实施,但“不够用”“倒贴钱”这样的基层声音,自去年车改破冰以来一直不断。公务交通补贴会否成为 “新福利”?如何切实防止公车、补贴“两头占”?针对这些担忧疑惑,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进行了解答。(新华网 12月9日)
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车改已全面完成,情况更为复杂的地方车改目前正有序推进,可以说中国公车改革已经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当地方车改完成最后工作时是否就标志着中国车改成功了呢?不然!地方车改政策落实只是标志中国车改一个阶段性的胜利,但要说成功笔者认为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建立健全完善的公车配备、管理、使用和监督制度体系,将车改的阶段性胜利长期保持下去才是真正的成功。
加强公车管理制度建设,让公车在阳光下行驶。公车管理制度需要建立一个公车从配备到使用的制度体系,还需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完善,保障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要通过制度监管避免公车改革走回头路,还要避免出现名为“公车服务平台”却成“专车”的情况。
加强管理和监督。一是公车应该尽可能统一管理。如果各单位车辆仍然按照以前的模式由各单位自行管理,那么隐藏的管理漏洞仍然存在。二是公车应使用统一车身标识。此举方便公车更好地接受监督,让公车私用不再“方便”。三是加强社会力量进入监督休系。多方位的全天候监管才能有效制止公车私用、乱用现象。
(文: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