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政策执行制度 让苍蝇不缝可叮
日前,中央纪委对10起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例发出通报。通报指出,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依然多发,有的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顶风违纪,有的雁过拔毛、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有的虚报冒领、骗取国家补贴资金,有的违规处置集体“三资”、侵吞集体财产,有的违纪金额巨大、小官大贪,还有的不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辖区发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抓不管。这些问题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必须高度重视,严肃查处。(人民网 12月15日)
纵观通报的十起案例,骗取惠民补贴、贪污拆迁补偿款、土地补偿款、青苗补偿费等违法行为最多,我们在憎恶这些吸食民脂民膏的苍蝇蛀虫时,更应该反思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侵占民众利益的行为发生,仅仅是苍蝇的贪腐之心作祟吗?笔者认为不然。如果我们的惠民政策制订得更完善,监管制度更健全,是否会能够更有效地避免这些行为的发生,保护好群众利益呢?
在政策制订时更完善。在制订惠及民众的民生政策时,不仅要站在民众角度尽量保证群众所得利益更公平更公正,还应该对政策从上到下执行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制度上的保障。比如一般说来,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者与民众之间信息不对等最易被“别有用心者”抓住漏洞非法侵占,因此,政策出台后不仅仅是如何执行的问题,如何扩大宣传让更多受益者了解政策才能避免“苍蝇”们在其中上下其手、雁过拔毛。
监督机制要跟上。为什么群众身边的“小苍蝇”屡禁不绝,监督制约措施缺乏也是一大原因。规范政策执行中的保障制度,建立群众监督和回访制度,让躲在阴暗角落的“苍蝇”们无处可藏,有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才能有效震慑他们的行为。
完善政策执行机制,让“鸡蛋”不存缝隙,让那些“小蝇小鼠”无处下口,才是有效保证群众利益不流失。
(文: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