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0多年前,贵州省遵义市板桥镇娄山关村还戴着“国家扶贫开发一类重点村”的帽子,人均收入不足1500元。到2014年,该村人均收入已超1.4万元,被列为市级示范小康村。当地官员将娄山关村的成功经验归因为:“红色+乡村”旅游、藤编产业和特色食品。“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这是我当前最关心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说。(《新华网》,9月13日)
目前,我国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然而,因为脱贫攻坚的特殊性,在落实时有时会走样,出现扶贫玩弄手段,搞“数字脱贫”,甚至出现侵吞扶贫款等现象,因此,我们要层层抓落实,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造福百姓。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做到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实行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片区为重点、精准到村到户的工作机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党委和政府,逐级立下军令状,一级一级把责任落到实处。用最严格的考核督查问责,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稽查,从严惩处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违法违规行为,让制度有刚性、问责有力度,才能形成敢于担当、狠抓落实的氛围。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做到寻找贫根、对症下药。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不能再继续采用“灌式”“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而是找到“贫根”,针对“贫根”制定详细的扶贫计划, 对症下药,有效做到精准扶贫, 实行靶向治疗。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做到凝聚力量、共谋发展。脱贫攻坚,要凝聚各方合力。政府部门守土有责,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保障、财政投入等方面责无旁贷,也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完善专项扶 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贫困地区坚定信心、自力更生是重要基础,发达地区也要积极帮扶,不断提供助力。集众智、 聚群力,形成“九牛爬坡、各个出力”的工作格局,脱贫攻坚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只要我们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肯干、想干、苦干的精气神儿,就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迈向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