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吃空饷”的顽症应制度上进行改革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副县长任教训,在渭南市富平县任副县长时,利用职务之便,让正在上学的儿子“吃空饷”,一年多时间“白吃”4.5万多元。任教训被人举报后,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反而被平调到邻县当副县长,履新一个月后才被通报上缴“吃空饷”所得,仅给予党内警告处分。(《人民网》)
首先,吃空饷必然损害公平,制造分配不公。公职人员不上班,而工资照发不误,这表明他们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和劳动,但是却获得劳动报酬,这与按劳分配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吃空饷吃的都是财政的钱,而财政的钱来自于公民依法纳税。可见,公职人员吃空饷,是在侵犯纳税人的权益。同时,吃空饷现象的存在,更挤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我国劳动人口一直供大于求,就业形势严峻,而吃空饷者尸位素餐,等于变相夺走了未就业人口的“饭碗”,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就业公平的损害。
身为国家干部副县长的任教训,利用手中权力,让还在读书的儿子就占有了工作编制,白吃起“空饷”来。绕过招聘程序,抢先占有编制,属于欺骗国家和人民;不工作而享受“空饷”,无异于贪污之阳谋。处理结果却毫毛无损,继续当他的副县长,这如何让任教训吸取教训?
对于这种组织“点到为止”,不动真格的处罚方式,司法不能玩“隐身”。不仅要对涉事官员重新问责,更应该对做出“平调”处罚方式的相关人员进行问责,给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既然党内对“吃空饷”干部的处罚办法难以服从,就应该通过司法的途径,来让相关干部吃“官司”,形成震慑。只有让惩戒办法长了“牙齿”,干部在面临“吃空饷”诱惑时,才能把持住。
从群众的角度看,对于那些光拿钱不做事的干部自然是气愤万分,而对于政府的形象则更是损害极大;从干部的角度看,吃空饷的干部会让其他正常上班工作的干部心中不平衡,从而工作效率、积极性等都会大幅度降低;从政府的层面看,这不仅仅会让国家的钱白白流失,更是作风建设的大漏洞。所以,治理“吃空饷”势在必行,必须要对“吃空饷”的干部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真正给他们“治治病”。但更重要的是,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也就是说不能“就病吃药”,而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
笔者认为、治理吃空饷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靠制度来落实。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和监督,就不会堵住吃空饷的漏洞。只有严格的制度约束,才能使玩忽职守者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从根本上惩治玩忽职守者的乱作为,使吃空饷者无机可乘,并且还要付出代价。同时一个单位要加强严格考核,明确奖惩机制,把具体责任落实到主要领导和具体责任人身上,加强严格监督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严肃问责追责,那么吃空饷的顽疾就会迎刃而解。
治理吃空饷任重而道远,治理吃空饷最重要的是对制度进行在完善,再细化,把具体责任进行再明确,奖惩机制再具体,吃空饷的问题就会得到有效遏制,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得到进一步彰显。(文/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