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流:“不脱贫不脱钩” 精准扶贫需一扶到底
某村一位贫困户抱怨,县上某单位来村上开展扶贫工作,发给所有贫困户每户50只鸡苗,他家也50只,然而事先并没有人来问他想要什么样的帮助,可他不想养鸡,他一直以来都是靠种田为生,现在想种植金钗石斛(一种中药材),却又不完全懂金钗石斛种植技术,最后只能听安排,勉为其难地收下鸡苗。(中国网)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道出了精准扶贫的丰富内涵,很有现实针对性。
在吃透当地情况的基础上,搞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常常成效明显。而搞大水漫灌、一刀切的地方,往往事与愿违。在一些地方,市场行情没摸清,本地特点又没把握住,通过行政力量,一窝蜂地兴起养兔热、种植热,结果在市场上栽了跟头,群众不但没富起来,还让大量投入打了水漂。可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才能避免“花架子”,找到脱贫的“金点子”。
就必须将以往“大水漫灌”或“撒胡椒面”的粗放式扶贫向精准扶贫转变,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思路,全面落实范围精准、对象精准、任务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和责任精准的要求,集中有限资源和优势兵力,实施定向“喷灌”、定点“滴灌”,帮助贫困群众“换脑、增智、造血、夯基、融资”,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致富不罢休。
对于贫困地区,有些贫困县采取因地制宜,采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式实现精准扶贫,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通过给予地方阳光产业更多的政策帮扶,带领企业做大做强,反过来提供更多工作职位;发现有创业意愿的困难群众,聘请专家培训指导,给予财政补贴,鼓励群众创业致富;对于丧失劳动力的群众,一方面在低保、农村养老、医疗保险方面考虑他们的利益,另外,也要积极制定更多政策多重保障扶贫。
确保精准识贫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贫困类型和原因,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切实做到贫困的“痛点”在哪里,扶贫开发的重点就跟进到哪里,确保真正帮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深入了解贫困特点和原因,不断提高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能力,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使扶贫帮困真正扶到关键处、帮到点子上,切实增强扶贫工作成效。
精准扶贫,关键在人。贫困群众需要自力更生,各级干部的引导作用也很重要。扶贫方式从“大水漫灌”转向“精确滴灌”,呼唤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的变革与创新,呼唤一支沉得下去、真抓实干的扶贫干部队伍。尤其是作为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基层组织,更要选对人、用对人,让那些懂农村、懂经营、有公心的人才为乡亲们脱贫领路。(文/刘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