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群众需求
一个国家的兴衰,原因往往并不单一,但风起于青萍之末,人心是关键变量。
无论时代环境如何,人心经验皆源自现实体验。2017年全国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显示,逾九成的群众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效果显著。回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的这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严字当头、刀刃向内,以上率下狠抓作风建设,久久为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政风社风为之一新。正如外媒所言,当时很少人预见到,公款吃喝、文山会海等中国官场的“老大难”问题,竟然出现如此明显的改善。(2017年10月9日 人民网)
把准群众需求就是好作风的原则。事物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基层党组织对接群众需求,就不能只考虑普遍性而不考虑特殊性。由于基层党组织既有农村、社区的,也有机关、企业的,还有学校、医院的,其所服务群体的需求肯定是大不相同的,因此要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要的就是正视这种“先天的差异”。
把准群众需求,就要深入研究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机关干部、企业职工、教师学生、医生患者等不同群体的关注重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分类指导服务的意见。小到一个单位来说,就要认真分析这一特定群体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定需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搞好服务。
把准群众需求,就要在服务前“问需于民”、服务中“问计于民”、服务后“问效于民”,通过“三问”实现供需双方全程对接,既可提高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服务效率,也能提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把准群众需求,就必须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一线,了解群众所急所需所盼。这就要求各地各单位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主动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要杜绝坐在办公室里想问题、造思路、搞指挥,要坚持到一线去接地气、知民情,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将基层一线作为改进作风、解决问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做好人民的勤务兵。(文/代晓红)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1009/c40531-29575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