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根除“为官不为”之陋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批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经过五年整治,“四风”问题中,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基本刹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我们要给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画个像,摆摆它们的10种表现。今天推出第五期,聚焦召开会议方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家也一起找找差距,看看你身边是不是仍有这些问题。(2107年12月25日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为官不为”是党员干部在“四风”方面的突出表现,是当前腐败的一种新的形式。有的党员干部一心做“太平官”,认为干事越多风险越大、弱项暴露越多,干实事不如不干事,局限于看摊子、守位子、跑门子,听汇报、看材料,喝茶水、打手机、玩游戏,虚食重禄,尸位素餐。有的干部抓工作只重表面,不切实际的“虚作为”。有的党员干部调研走马观花,抓工作只靠开会发文件,热衷于做表面文章、造声势、出风头,喊口号,经验做法一篇接一篇,工作却不了了之、没有落实。出现“为官不为”主要在于执政观错位,规避变通的“乱作为”,以权力为摇钱树、以政绩为升迁法宝,没有为民之心,只有奢靡之风。对社会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台的新政策、出现的新问题,研究不透,思路不宽,措施不实,打擦边球、搞规避变通,甚至盲干、乱干。
“为官有为、为官真为、为官实为”是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根本要求,体现共产党人的品格和价值追求,考验党员干部的意志和能力,考验党员干部的作风和党性。根治“为官不为”之顽疾,必须勇于亮剑,敢于动真格,喊“停”说“不”,从细节入手,弱处开刀,深挖病根,对症下药,洗澡治病。
要注重教育引导,牢固树立“做官为民”群众观。打牢思想政治基础,提升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首要任务就是抓好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权力观和政绩观教育、党纪和法规教育,切实筑牢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自觉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行政,秉公办事,切实解决不作为、虚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同时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为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党员干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环境,着力纠正党员干部都是腐败分子的错误观,增强党员干部的社会公信力。
要建立健全制度,强力推进治理“为官不为”常态化。建立健全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比较强的《党员干部日常管理办法》,着重抓那些容易滋生不正之风的领域和环节,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研究出台《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规定》,明确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认定标准、调整程序、调整渠道等;健全和落实准确反映干部作风、政绩和为群众办事能力的考核机制,确保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不出现“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要加强效能建设,使《效能问责办法》落实到位,提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执政效率和能力,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下猛药,出重拳,该撤职的撤职、该降级的降级、该调离的调离。(文/小猴依依)
http://fanfu.people.com.cn/n1/2017/1225/c64371-29726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