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戴“国家级贫困县”帽子闹剧何时休?
朱志
针对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只戴不摘"现状,在制度层面上的破题或指日可待。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3月9日透露,扶贫开发法正在修订中,新法将制定科学标准,完善贫困地区的识别机制和退出机制,防止“钻空子"。(3月19日 法治周末)
如同前段时间曝光而出的黑龙江省海伦市一般,一边是费力的哭穷只求带上“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一边是变相投资近亿元新建政府大楼,其中到底穷与富让人难以读懂猜透。当地方政府都在想方设法进入“国家级贫困县”序列的时候,笔者不禁纳闷,争戴“国家级贫困县”闹剧何时休?
或许有人会疑惑,国家级贫困县不就是中国最为贫困的那部分县,这不是让本地贫困这一丑名远近闻名、全国皆知?这不更是侧面反映出主政官员的无能,无法助推当地群众致富增收?其实不然,国家级贫困县早已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贫困,反而指的是国务院扶贫办的一份名单认可,一旦获得也就意味着可以得到从国家到地方各类财政拨款和援助,因此,在不少人心中早就不把它当做一份耻辱,反而当做一种莫大的荣誉,否则怎会有前段时间某地“热烈庆祝我县荣获国家级贫困县”的闹剧?
所以,在不少地方政府申报贫困县这一指标时,往往通过数据打折、瞒报、虚报的方式让本地人均收入降低,以求符合申报的人均收入标准,而一旦申报成功,往往人均收入瞬间翻番,甚至悬差几倍,这样云泥般的差别并非是扶贫的成效凸显,反而不过是地方政府所玩的数字游戏而已。于是乎贫困县未必贫困的现状在当下已经成为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常态,在很多贫困县的所见所闻都与贫困二字相去甚远。
总而言之,退出机制的缺失以及申报机制的漏洞让骗补骗扶的‘劣贫’行为在当前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问题的存在。在发展尚未完善的当下,自然每一个地方都需要不同程度的援助,但国家的扶贫是针对最为需要之地,一味的骗补骗扶是让那一些真正最需要帮扶的地区进一步在贫困周边徘徊。